跳到主要内容

哎,我又没信心了

信心是个奇怪的东西

信心这个东西,很奇怪,有的时候来得莫名其妙,觉得这事没什么,一定能搞定;感觉就像一碗热干面,端起来就能吃

有的时候走得也莫名其妙,还没开始就感觉全是雾,人也跟着犹豫起来。

这几个月,我就在这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。

开局的盲目

刚开始做事的时候,我是会带着一点盲目的自信,甚至觉得 “这事太简单了”,但做着做着,就发现不对劲——问题像杂草一样冒出来,一下就从 “我今天就要解决” 变成了 “等等,不对,我再看下”。

每次卡住,我都会对同事说:“哎... 我又没信心了。”

确实是又没信心了,因为上一次我是真的找回过信心,还靠它撑了一阵子。

没信心的时候,我就会开始找路——翻资料、翻 GitHub,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思路;也会刷一会儿手机,或者 求同事和我一起拼一杯咖啡 ,让自己假装在忙,其实只是给自己的大脑喘口气。

人们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,可我总感觉,自己走的那条路,常常在半路会看到一个牌子,上面写着:“此路不通”

当噩耗来临的时候,你是来不及躲的,因为你已经走在泥泞的路上,双手沾满了泥,想体面地回头都难。

这种时候,整个人都很憋,脑子乱成一锅粥,人也容易崩溃。

自我安慰术

嘴巴有时会来帮我缓解一下,一不小心送出几句吉祥如意——说完的那一刻,心里确实松了一口气。

然后继续抬起头,洗洗手上的泥,卷土重来。

有时候我也会想,没信心是不是一种保护机制。它像是在提醒我——先别往前冲了,回去看看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。

但有时这种保护机制开得太早,会让我刚迈出去两步,就开始怀疑自己: “感觉是不是方法错了?”、“这样做没必要吧?”、“要不做了吧,别折腾了”。

然后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心里又开始着急,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。

灵感的意外降临

好在,总会在一些小尝试里,找到那么一点蛛丝马迹。可能是一个思路突然顺了,可能是一个之前忽略的细节被捡了回来。

但很奇怪的是,往往就是在这种自我折腾、自我拉扯的状态里,会突然有一个小灵感冒出来。

那一刻,我又会笑着对同事说:“哈哈,我又有信心了。”

有时候就是这 “最后一试”,让我找到了突破口,又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。

在反复中学会与自己握手

其实,我感觉做事就是这样——找到路,走一段,卡住,回头,再找路。

信心一旦回来了,就跟打了鸡血一样,觉得什么都能搞定,连走路的步子都会变快, 敲键盘的声音也会大几分,可这股劲儿能持续多久,我自己也心里没底。

这种 反复,其实挺消耗人的,但好像也成了我工作中 “正常节奏”。

更多时候,就是能走一步算一步;走的时候全力走,停的时候就找点方法把自己拉起来,哪怕慢一点也行,

但说实话,哪怕我知道这些道理,每一次陷进去的时候,还是会觉得很难受,很想快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无论做什么事,就是这样,走走停停,信心来来去去。

How long, how low — 不知道要走多久,也不知道会低到哪去。

但反正,我还在走。